序號 |
招聘崗位 |
招聘人數 |
崗位簡介 |
專業 |
學歷學位要求 |
其他要求 |
|
1 |
基建管理崗 |
1 |
基建管理工作 |
建筑學類(0813) |
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|
|
|
2 |
科研崗1 |
1 |
從事深井科學鉆探技術工藝及裝備研發工作 |
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(081800)、地質工程(081803)、安全科學與工程類(0837)、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類(0820) |
博士 研究生 |
1.博士后或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; 2.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及以上; 3.具有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能力,具有扎實的英語讀、寫、聽、說能力 |
|
3 |
科研崗2 |
1 |
承擔地質調查項目及課題,開展羌塘盆地野外油氣地質調查 |
地質學(070900) |
博士 研究生 |
博士后或者具有副高職稱、具有羌塘盆地野外工作及研究經歷 |
|
4 |
科研崗3 |
1 |
承擔羌塘盆地及鄰區地質調查、油氣地質構造研究 |
礦物學、巖石學、礦床學(070901) |
博士 研究生 |
博士后或者具有副高職稱;同等條件下,具有青藏高原地質調查研究經歷者優先 |
|
5 |
科研崗4 |
1 |
地熱資源調查評價以及地熱探測技術研究 |
水文地質學(0709z4)、構造地質學(070904)、地球化學(070902)、地球物理學類(0708) |
博士 研究生 |
1.有高級職稱或獨立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的能力;2.有地熱學研究經歷 |
|
6 |
科研崗5 |
1 |
探測成礦系統成礦“源區”深部結構,識別成礦系統導礦“通道” |
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(081802) |
博士 研究生 |
有從事礦床學研究和寬頻帶地震工作經驗;同等條件下,負責過類似項目者優先 |
|
7 |
科研崗6 |
1 |
密集短周期地震臺陣觀測、主被動源地震聯合觀測 |
地球物理學類(0708) |
博士 研究生 |
1.具有主被動源地震學聯合探測工作經驗;2.高級職稱或博士后;3.主持國家級基金(含面上、青年及博士后)至少2項;4.重點研發專項下設的課題、專題級別的項目不少于1項;5.3篇高質量的相關代表作 |
|
8 |
科研崗7 |
1 |
聚焦深部結構、大陸變形與資源環境效應,開展深部地質調查與深地科學研究 |
地質學類(0709) |
博士 研究生 |
具有較好的野外工作經驗和科研水平,在野外地質填圖、構造地質學或石油地質學方面具有特長 |
|
9 |
科研崗8 |
1 |
開展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、潛力評價、監測分析等研究 |
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(081800)、地質工程(081803)、水文地質(0709z4)、熱能工程(080702)、地球化學(070902) |
博士 研究生 |
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|
|
10 |
科研崗9 |
1 |
深部探測研究 |
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(081802) |
博士 研究生 |
天然地震探測研究成果顯著 |
|
11 |
科研崗10 |
1 |
深部探測研究 |
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(081802) |
博士 研究生 |
大地電測探測研究成果顯著 |
|
12 |
科研崗11 |
1 |
大陸變形研究 |
構造地質學(070904) |
博士 研究生 |
同等條件下,有深部構造研究和地震數據解釋經歷者優先 |
|
13 |
科研崗12 |
1 |
成礦物質循環、富集過程與深部驅動機制研究 |
礦物學、巖石學、礦床學(070901)、地球化學(070902) |
博士 研究生 |
成礦物質循環、富集過程研究成果顯著 |
|
14 |
科研崗13 |
1 |
地幔巖與地幔深部物質示蹤 |
礦物學、巖石學、礦床學(070901) |
博士 研究生 |
在基性巖-超基性巖巖漿等方面有研究經歷并在國外權威期刊發表科研成果 |
|
15 |
科研崗14 |
1 |
巖漿巖與地殼深部物質示蹤 |
礦物學、巖石學、礦床學(070901) |
博士 研究生 |
在花崗巖及大數據方面有研究經歷并在國外權威期刊發表成果 |
|
16 |
科研崗15 |
1 |
地球化學與深部物質示蹤方法 |
礦物學、巖石學、礦床學(070901) |
博士 研究生 |
在地球化學及深部示蹤方面有研究經歷在國外權威期刊發表成果 |
|
17 |
科研崗16 |
1 |
深部過程與地球動力學研究 |
固體地球物理學(070801)、固體力學(080102)、構造地質學(070904)、地球動力學(0708Z1) |
博士 研究生 |
流體變形實驗研究經歷,并發表科研成果 |
|
18 |
科研崗17 |
1 |
深部過程與地球動力學研究 |
固體地球物理學(070801)、固體力學(080102)、構造地質學(070904)、地球動力學(0708Z1) |
博士 研究生 |
高溫高壓實驗工作經驗,工作成績顯著 |
|
19 |
科研崗18 |
1 |
地熱資源調查評價以及地熱探測技術研究 |
水文地質學(0709z4)、構造地質學(070904)、地質工程(081803) |
博士 研究生 |
有地熱研究經歷并發表科研成果 |
|
20 |
科研崗19 |
1 |
地熱資源調查評價以及地熱探測技術研究 |
水文地質學(0709z4)、構造地質學(070904)、地質工程(081803) |
博士 研究生 |
有國際地熱研究經歷,工作成績顯著 |
|
21 |
科研崗20 |
1 |
能源高效低碳轉化、CO2封存以及利用轉化研究 |
地質學類(0709)、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類(0820) |
博士 研究生 |
有國際CO2封存與利用相關研究經歷,并發表科研成果 |
|
22 |
科研崗21 |
1 |
大數據平臺系統研發 |
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(0812) |
博士 研究生 |
大數據架構設計和系統開發能力 |
|
23 |
科研崗22 |
1 |
探測技術 |
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類(0818) |
博士 研究生 |
有地質儀器研發工作經驗,工作成績顯著 |
|
|
1.高等學歷教育各階段均需取得學歷和學位,應聘人員須以最高學歷所學專業報考。 2.專業設置主要依據教育部《授予博士、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、專業目錄》《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》。 3.對于所學專業接近但不在上述目錄中的,考生可與招聘單位聯系,確認報名資格。 |